烏龜冬眠要餵食嗎?不吃怎麼辦?搞懂冬眠溫度、準備與注意事項

冬天了,家裡的烏龜活動力明顯下降,甚至開始不吃東西,你是不是也開始擔心:「牠是不是要冬眠了?」「會不會一睡不醒?」
這篇文章將帶你全面了解烏龜冬眠的大小事,從判斷是否該冬眠、冬眠前的準備工作,到冬眠期間的照護,讓你的烏龜健康地度過寒冷的冬天!

🤔 冬眠的抉擇:我的烏龜需要冬眠嗎?

首先,一個最重要的觀念:並非所有烏龜都需要,或適合冬眠!
烏龜是變溫動物,當環境溫度低於15°C左右,牠們的新陳代謝會減緩,進入休眠狀態。
但在台灣這種冬季氣溫不穩定的地區,烏龜很難進入穩定且安全的「深度冬眠」。
在這種不上不下的溫度中,烏龜會反覆甦醒、消耗體力,反而更容易生病。因此,對於台灣飼主,最安全的選擇是「加溫過冬,讓烏龜不冬眠」!

🚨 不建議冬眠的烏龜族群:

  • 幼龜:三歲以下的幼龜儲存的能量不足,冬眠風險極高。
  • 病龜或體弱龜:生病或過輕的個體沒有足夠的體力度過漫長的休眠。
  • 剛到家不久的龜:還在適應新環境,不應再增加冬眠的壓力。
  • 熱帶龜種:如蘇卡達、星龜等原產於熱帶的龜種,牠們的基因沒有冬眠的設定。
My baby MICHELANGELO 🤍

🔥 安全過冬首選:加溫飼養全攻略

加溫方法最推薦給台灣飼主,為烏龜提供一個穩定的冬季環境,讓牠們照樣吃好睡好!

✅ 核心設備

  • 加溫棒:選擇品質良好、有防爆功能的產品。
  • 溫控器:這是防止加溫棒故障變成「煮龜湯」的第二道保險。

環境設定

  • 穩定水溫:將水溫恆定在 26-30°C。
  • 安全擺放:加溫棒建議「水平」放置,並加裝保護套。
  • 保溫措施:為飼養缸加蓋,減少熱量散失。

冬季照護

  • 冬天餵食:在溫暖的水中,烏龜會維持正常的食慾與活動力,可正常餵食。
  • 換水注意溫差:換水時務必使用加溫過的水,避免溫差過大導致烏龜感冒
  • 陸地保暖:如設有曬台,最好搭配UVA 加熱燈,確保烏龜不會因溫差而感冒。

❄️ 烏龜冬眠的正確步驟

如果你評估後,確定要讓烏龜進行自然冬眠,那麼萬全的冬眠準備至關重要。

📝 Step 1:冬眠前準備(約 2-4 週)

  • 健康檢查:確保烏龜體重充足、四肢有力、精神飽滿。
  • 補充營養:在秋末增加餵食,儲備足夠的脂肪。
  • 清空腸道:冬眠前 2-4 週必須完全停止餵食。若食物殘留在腸道內,可會引發腸胃炎。

📝 Step 2:營造冬眠環境

  • 地點:選擇一個安靜、黑暗、溫度能穩定維持在 5-10°C 的地方。
  • 淺水法:水量剛好蓋過龜背。優點是簡單,缺點是保溫性差。
  • 介質法(推薦):使用濕潤的沙土或水苔,保溫保濕效果好。

📝 Step 3:冬眠期間的照護

  • 烏龜冬眠的月份:通常從 11 月底或 12 月開始,持續到隔年 3-4 月。
  • 烏龜會冬眠多久?:一般為 2-4 個月,視氣溫回暖情況而定。
Sleeping turtle cute

📊 冬眠 vs 加溫飼養

比較項目

自然冬眠

加溫飼養(不冬眠)

適合對象

健康成年的可冬眠龜種

所有龜種,尤其幼龜、病龜、熱帶龜

優點

符合自然規律,節省電費

安全性高,風險低,可正常互動與餵食

缺點

風險高、準備繁瑣

需設備且耗電

冬季餵食

完全禁止

正常餵食

飼主心力

須定期檢查,需時刻擔心

相對輕鬆,日常照護即可

無論你選擇讓烏龜自然冬眠,還是讓烏龜不冬眠,最重要的都是「安全第一」。仔細評估你的飼養條件、烏龜的健康狀況,並做好萬全的準備。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和你的愛龜,一起迎接一個溫暖又安心的冬天。

常見問題

烏龜冬眠的樣子是怎樣的?牠都不動是正常的嗎?

正常的冬眠狀態是眼睛緊閉、四肢微縮。牠們的新陳代謝降到最低,所以看起來像「假死」,偶爾會輕微動一下。

烏龜冬眠要餵食嗎?牠冬天不吃東西怎麼辦?

再次強調,冬眠期間絕對不能餵食!如果你選擇的是「加溫過冬」,但烏龜仍然不吃東西,那代表你的水溫可能不夠高。

烏龜冬眠要換水嗎?

若使用淺水法,需定期(如每 1-2 週)換水,並注意水溫一致;使用介質法則檢查濕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