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被那身披盔甲利,彷彿從奇幻電影中走出來的迷你版「無牙仔」所吸引?
牠就是紅眼鷹蜥,一種外型獨特、充滿神秘感的爬蟲寵物。
但在這帥氣的外表下,牠卻有著「暴斃之王」的稱號,紅眼鷹蜥飼養難度極高,讓許多新手望而卻步。
別擔心!本篇文章將帶你全面解析紅眼鷹蜥飼養的所有細節,從價格到飼養環境佈置,讓你成功養活這位小傢伙。
🦎 認識紅眼鷹蜥:迷你版「無牙仔」
在開始飼養前,先來快速了解牠們的基本檔案吧!
# | 詳細資訊 |
俗名 | 紅眼鷹蜥、紅眼鱷蜥、盔甲蜥、無牙仔 |
學名 | Tribolonotus gracilis |
原產地 | 印尼、新幾內亞及周邊島嶼的熱帶雨林 |
棲息環境 | 涼爽潮濕的溪流邊落葉堆或石縫下 |
體型 | 成體全長約 15–25 公分 |
壽命 | 約 10–15 年 |
習性 | 夜行性、地棲、半水棲,性格極度害羞膽小 |
⭐ 小知識:當牠們受到威脅時,牠們會發出唧唧的叫聲,甚至會裝死。

💰 紅眼鷹蜥價格與個體挑選
紅眼鷹蜥但價格會因個體大小、健康狀況與來源而異,一般價格約落在新台幣 2,000 至 5,000 元 之間。
➡️ 挑選建議
- 優先選擇人工繁殖:相較於野生捕獲個體,人工繁殖個體對環境的適應力較好,能降低死亡風險。
- 觀察活動力:選擇眼神明亮、活動力正常、會主動躲藏的個體。
- 檢查外觀:確保四肢健全、無外傷、皮膚無異常脫皮或白點。
🏠 紅眼鷹蜥的飼養環境
這是飼養紅眼鷹蜥中最關鍵、最容易出錯的部分。
✅️ 飼養箱
建議使用至少 30×30 公分以上的飼養箱,並隨著體型成長更換更大的空間。
✅️ 環境佈置
你需要為牠們打造一個模擬原生地的環境,包含陸地區和水區:
- 陸地區佔 2/3:使用椰土等高保濕性底材,並鋪上大量的枯葉作為躲避處。
- 水區佔 1/3:設置一個夠大的水盆,讓牠們能完全浸泡,並每天更換乾淨的水。
✅️ 溫濕度控制
這是最重要的部分!
- 溫度:理想範圍在攝氏 18-27°C,高溫是紅眼鷹蜥的頭號殺手。在夏天務必做好降溫措施。
- 濕度:維持在 70-90%。每天早晚噴水,並確保通風良好,避免悶熱導致細菌滋生。
✅️ 光照
牠們是夜行性動物,對 UVB 需求不高。可以提供 5.0 的 UVB 燈,或在餵食時添加含 D3 的鈣粉即可。

🦗 紅眼鷹蜥吃什麼?
紅眼鷹蜥吃什麼?牠們是肉食性動物,以昆蟲為主食。
- 食物選擇:蟋蟀、麵包蟲、蚯蚓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昆蟲大小不宜超過牠們兩眼之間的寬度。
- 餵食頻率:幼體約 2 天一次,成體約 3-4 天一次。
- 營養補充:每次餵食時,將昆蟲裹上含 D3 的鈣粉,每週一次。
紅眼鷹蜥是一位充滿挑戰性卻也極具魅力的爬蟲夥伴。
希望這一篇指南能夠幫助你順利入門飼養「無牙仔」!
常見問題
紅眼鷹蜥公母怎麼分?
分辨紅眼鷹蜥公母主要看兩個特徵:
- 腳掌肉墊:雄性後腳的第三、四趾內側會有一排細小的肉墊。
- 腹部鱗片:雄性腹部肚臍位置有一片較大的方形鱗片。
由於雄性領域性極強,切勿將兩隻以上的公蜥養在一起。
為什麼有一些個體沒有橘紅色眼圈?
市場上看到沒有橘紅色眼圈的其實是黑眼鷹蜥,牠們是紅眼鷹蜥的近親。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眼睛周圍沒有橘紅色眼圈。
紅眼鷹蜥可以上手把玩嗎?
牠們生性膽小,上手把玩會給牠們帶來巨大的壓力。牠們是適合靜靜觀察的觀賞型寵物。
最新文章
- All Posts
- workout
- 寵物
- Back
- 狗
- 貓
- 鳥
- 魚
- 爬蟲
- 兔
- 兩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