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鬃獅蜥真的冬眠了嗎?破解鬃獅蜥假死與冬化的迷思

對於飼養鬃獅蜥的朋友來說,每到冬天,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牠是不是在冬眠了?」或「怎麼突然一動也不動了?是不是死了?」其實這種情況很可能是鬃獅蜥進入了所謂的「冬化」狀態。本篇文章將帶你全面了解鬃獅蜥冬眠的真相,並提供實用的飼養建議,幫助你的愛寵安全過冬。

鬃獅蜥為什麼會冬眠?

鬃獅蜥並不會像熊一樣進行傳統意義上的冬眠,但牠們在寒冷的環境下會進入一種稱為「冬化」的生理休眠狀態,這是一種應對低溫的自然行為,以減少新陳代謝、節省能量。 

🔍 關鍵特徵

1. 活動力大幅下降

2. 食慾變差或完全停止進食

3. 長時間躲在隱蔽處不動

4. 呼吸變慢,有時幾乎察覺不到

這種狀態在健康的成體鬃獅蜥身上是正常現象,尤其是在冬季氣溫下降、日照縮短時更為明顯。
2 days after Hagred woke up from brumnation

鬃獅蜥冬化的目的與好處

適當的冬化對鬃獅蜥的繁殖週期與整體健康有正面幫助,尤其是成體個體。以下是幾個冬化的益處:

1. 調節生理時鐘與荷爾蒙分泌

2. 增強免疫力

3. 為下一季繁殖做準備

4. 延長壽命(降低代謝負擔)

不過,幼體、亞成體或體弱的鬃獅蜥則不建議進行冬化。
HES SO CUTE

鬃獅蜥假死與冬眠的差異

有時候鬃獅蜥會突然一動也不動,甚至連呼吸都看不出來,讓飼主以為牠「死了」。這其實可能是假死或冬化的自然反應。

📎 假死與冬眠的比較

行為

原因

持續時間

如何判斷

假死

壓力、驚嚇、自我保護

幾分鐘至數小時

突然僵硬、睜眼不動,但體溫正常

冬眠(冬化)

季節變化、生理反應

數週至數月

躲藏不動、體溫偏低、進食停止

⚠️ 真實案例:一隻被判定死亡的鬃獅蜥,竟在5週後從花園墳墓中「復活」,證明牠當時其實是進入了深度冬化狀態。
December 27th 2022

如何讓鬃獅蜥安全進行冬化?

若你的鬃獅蜥已成年且健康,並開始進入冬天季節,可以考慮讓牠自然進入冬化期,但需做好以下準備:

✅ 冬化前準備

  • 確保體重、健康狀況良好
  • 停止餵食約7天,讓腸道清空
  • 降低日照時間至8小時/天
  • 降低溫度至20~22°C(夜間可至18°C)

✅ 冬化期間的照顧

  • 保持環境安靜、穩定
  • 提供乾淨飲水(可定期泡溫水補水)
  • 每週觀察體重與呼吸狀況
  • 不要強行喚醒或餵食

✅ 冬化結束後

  • 緩慢提高溫度與日照時間
  • 開始提供少量食物
  • 留意排便與活動狀況是否恢復正常
Beardie!

鬃獅蜥冬天怎麼養?

即使不進行冬化,鬃獅蜥在冬天也需要特別的照顧。以下是冬季飼養重點:

1. 🌡️ 溫度控制

- 白天熱點:33~36°C

- 冷區:26~29°C

- 夜間最低溫:不低於20°C

2. 💡 光照建議

- 使用UVB 10.0燈管(每天照射8~12小時)

- 太陽燈與聚熱燈需配合使用

- 可搭配定時器與恆溫器自動控制照射時間

3. 🛁 泡水與補水

- 每週泡溫水2~3次,水溫約30~35°C

- 保持濕度在40~60%之間

4. 🥗 餵食建議

- 冬天食慾可能減退,屬正常現象

- 若進食正常,仍可維持2~3天餵食一次

- 可補充鈣粉與維生素D3

鬃獅蜥冬化是牠們自然的生理反應,只要掌握正確的照顧知識,就能安全陪伴牠們度過冬天。記得,當你看到牠一動也不動時,別急著下定論,也許牠只是進入了冬天的沉睡旅程。

常見問題

我的鬃獅蜥不吃不動,是生病還是冬眠了?

若環境溫度下降、日照減少且無其他異常症狀,可能是進入冬化狀態。建議觀察體重與排泄狀況,並諮詢獸醫。

幼體鬃獅蜥可以冬眠嗎?

不建議。幼體的體力與免疫力可能會不足,貿然冬化有機會導致死亡。

如何判斷冬化是否結束?

當鬆獅蜥開始主動出來活動、曬燈或進食,即表示冬化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