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龜作為淡水及半淡鹹水域的兩棲龜類,牠們佔了烏龜種類的七成,是許多爬蟲愛好者的熱門選擇。牠們安靜且壽命長,能成為你長期的陪伴。但飼養澤龜並非只是準備一個水盆那麼簡單,牠們需要特定的飼養環境才能健康成長。
本篇文章將為你提供一份全面的澤龜飼養指南,從品種介紹、飼養缸佈置、飼料選擇,到日常照護,幫你輕鬆掌握澤龜飼養的訣竅,打造一個讓龜寶快樂生活的理想家園!
🐢 認識澤龜:飼養前的考量
澤龜天性敏感,遇危險會縮殼自保。牠們的平均壽命約 20-50 年,飼養前需有長期陪伴的心理準備。
✅ 飼養優點
- 安靜不吵鬧:適合公寓或需要寧靜環境的飼主。
- 低干擾:不需大量互動,卻能帶來心靈平靜。
- 壽命長:能長期陪伴,見證牠們的成長。
- 低過敏性:適合對貓狗毛髮過敏者。
- 空間要求適中:相較大型寵物,所需空間較彈性。
❗ 飼養挑戰
- 飼養空間:隨著龜體成長,需要升級飼養缸。
- 水質管理較麻煩:澤龜的排泄量大,水質易污染。
- 飼養週期長:需要長期投入時間與精力。
- 疾病防治困難:初期疾病症狀不明顯,需細心觀察。
- 食物要求多樣化:需提供均衡營養,避免挑食。

🌟 新手推薦的澤龜品種
以下是一些常見且相對容易照顧的澤龜品種,十分適合新手飼養:
烏龜品種 | 特徵/說明 |
巴西龜(紅耳龜) | 價格便宜、易照顧、膽子大、互動性佳,台灣最普遍飼養的澤龜品種 |
斑龜(長尾龜) | 台灣原生種,雜食性,壽命長 |
密西西比麝香龜、頭盔泥龜、果核龜 | 體型嬌小,適合空間有限者 |
鑽紋龜、地圖龜、箱龜、屋頂龜 | 其他受歡迎的澤龜品種 |
除了常見的巴西龜與斑龜之外,還有一些常見的澤龜例如「豬鼻龜」、「錦龜」、「金線盒龜」、「太陽龜」、「西瓜龜」等,這些同樣屬於受歡迎的澤龜種類,在市面上或水族愛好者之間也偶有出現。
✨ 打造澤龜的理想家園:飼養缸與環境佈置
澤龜需要水陸兩棲的環境,基本原則為「有水可游、有陸可曬、有燈可補、有熱可控」。
1️⃣ 澤龜飼養缸
- 尺寸:長邊應大於龜甲的 4 倍,寬邊 2 倍。考量到烏龜到成長快速(一年內可能長大 2 倍以上),需預留未來空間。
- 玻璃缸:堅固、便於觀察、易清潔、耐用。
- 塑膠箱:輕便、易搬運清洗,適合幼龜或外出使用。
- 幼龜專用佈置:飼養容器可傾斜放置,深處水位控制在幼龜伸長脖子能露出水面呼吸的高度。
2️⃣ 澤龜水位/水深設定
- 底棲型澤龜(如蛋龜、泥龜):水深約背甲長度的 1.5~2 倍。
- 游泳型澤龜(如鑽紋龜、巴西龜):水深約背甲長度的 2~3 倍,甚至更深。
- 幼龜不建議深水飼養,亞成體以上較適合。
3️⃣ 陸地區域與曬背台
- 設置乾燥的陸地區域,約佔飼養箱面積的 1/3。
- 提供浮島、石頭作為曬背台,確保斜坡不滑、不陡,方便烏龜輕鬆上岸休息。
- 可利用沉木、岩石、觀葉植物造景,但需慎選無毒植物。
- 提供躲避處(如陶罐、塑膠花盆、石縫)增加烏龜的安全感。
4️⃣ 澤龜曬太陽時間與水溫
- 重要性:陽光中的紫外線能幫助烏龜合成維生素 D3、吸收鈣質、強健骨骼、預防軟殼症和皮膚病。
- 日曬:每週至少 2-3 次,每次曬太陽時間約 15-30 分鐘,建議選擇早晨或傍晚柔和的陽光。務必提供遮蔽處,避免過熱中暑
- 燈具:無法自然日曬,需準備 UVB 紫外線燈和 UVA 保溫燈,燈具應設置在曬背台上方,提供熱點。
- 溫度範圍:澤龜曬太陽的溫度建議保持在 25-30°C。冬季若使用加溫棒,水溫 可設在 26-30°C,但陸地溫度應高於水溫,且避免過大溫差。
- 加溫棒使用:建議選擇防爆、可控溫的產品,通常水平放置於過濾器出水口附近,搭配溫控器,並為龜缸加蓋以減少熱量散失。
5️⃣ 水質管理
- 換水頻率:可天天換,或依水濁度判斷。建議每週至少換水 1 次。
- 換水注意事項:更換用水可先貯存過夜以除氯。
- 過濾器:必要設備,可選擇外部式、上部式或沉水式過濾器,並注意流量。
- 清潔:定期清洗陸岸、過濾器材,並用牙刷刷洗龜殼的髒污和苔藻。
- 澤龜排泄量大,水質易污染,需勤換水及設置過濾器。 水質不佳易導致腐皮病、白眼病等。
6️⃣ 躲避處
- 在水域和陸地區域分別設置躲避處,讓烏龜感到安全。
- 避免任何可能卡住或壓住 澤龜 的佈置或裝飾。

🦐 澤龜的飲食指南
澤龜是雜食性動物,幼龜偏肉食,成龜則逐漸增加植物性食物比例。
➡️ 食物種類
- 主食:澤龜專用飼料(如 HIKARI 高夠力、Mazuri、Sera、ISTA、AZOO、Tropical、Ultra Fresh 等品牌)。
- 生物:小魚、小蝦、蚯蚓、昆蟲幼蟲、紅蟲、乾蝦等。
- 植物:生菜、菠菜、西蘭花、蘋果、香蕉、空心菜、地瓜葉、青江菜、小白菜、南瓜、紅蘿蔔等(多種葉菜類和少量水果)。
- 避免:狗貓飼料、魚飼料、帶寄生蟲或細菌的活餌(如蚯蚓)。
- 多樣性:建議選擇 2-3 種澤龜飼料交替餵食,並搭配新鮮蔬果和肉類。
➡️ 餵食頻率與份量
- 幼龜(1-2 歲):每天 1-2 次。
- 亞成體(3-5 歲):每 2-3 天 1 次。
- 成龜(5 歲以上):每 3-5 天 1 次。
- 份量:以烏龜頭部大小為基準,約 1.5 個頭的份量,或 5-10 分鐘內吃完為宜。
- 冬季/低溫:烏龜代謝率降低,食慾會減退。25°C 以下可減少餵食量(平常的一半),20°C 以下可不餵食。但若有加溫棒則可正常餵食,但仍需觀察烏龜胃口。
➡️ 營養補充
可補充:
- 鈣粉
- 維生素 D3
- 礦物質粉
- 蝦乾
➡️ 挑食與拒食問題
- 可能原因:水溫過低、生病、新環境適應不良、飼料種類改變、產卵前。
- 應對:調整水溫、治療疾病、逐漸更換飼料、提供腥味較重的食物(如切碎的豬肝、小魚蝦米)刺激食慾。

🩺 澤龜的健康照護與疾病預防
健康的澤龜應肌肉結實、糞便成形、食慾良好且活潑好動。
📌 常見疾病
- 腐皮病:皮膚潰爛、發紅、鱗片脫落,通常因水質不佳引起。
- 白眼病:眼部腫脹、睜不開、有白色分泌物。
- 腸胃炎:食慾不振、糞便不成形、嘔吐。
- 軟甲病:背甲和腹甲軟化、生長緩慢,通常因缺鈣或 UVB 不足。
- 肺炎:鼻子冒泡、游泳側翻、張嘴喘氣、發出聲音。
📌 疾病預防與應對:
- 提供正確的棲息環境,穩定水溫與光照。
- 餵食多樣化,補足營養。
- 每週觀察龜殼狀況、體重與排便。
- 腐皮病和水霉病可使用白藥水消毒患處,配合乾養及曬太陽治療。
- 若烏龜出現異常行為(如長時間待岸上、拒食、開口喘氣),應及時就醫。
📌 冬眠
- 大多數澤龜在自然環境中會冬眠,人工飼養則可選擇是否讓牠們冬眠。
- 若選擇冬眠,需在冬眠前讓烏龜攝取足夠營養儲存脂肪,冬眠期間保持環境安靜、溫度穩定。
- 台灣氣候通常不足以讓烏龜完全冬眠,溫度下降時烏龜活動力與食慾會減低,容易產生腸胃疾病。
希望這份澤龜飼養全攻略能幫助你更好地了解你的龜寶,並為牠們打造一個健康、舒適的飼養環境。只要用心付出,你的澤龜定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你生活中最忠實的夥伴!
常見問題
如何辨識的澤龜公母?
澤龜在性成熟後較易辨別:
- 龜殼大小:母龜的龜殼通常稍長。
- 腹甲形狀:公龜腹甲會稍微凹陷,母龜腹甲則平坦。
- 尾巴長度:公龜尾巴通常比母龜更長、更粗。
- 尾巴刻痕:公龜背甲後部可能有一個 V 形刻痕。
- 排泄口:公龜排泄口較長,靠近尾尖;母龜較圓,像星星,靠近尾基部。
- 指甲長度:公龜前爪通常較長。
- 物種特定特徵: 部分澤龜品種有獨特的性別特徵,如美國箱龜公龜虹膜為橙色或紅色,母龜為黃色或棕色。
澤龜可以離開水多久?
澤龜是水陸兩棲動物,需要水才能維持生命機能。雖然牠們可以短暫離開水面進行曬背或休息,但長時間(數小時以上)完全離開水會導致脫水和健康問題。一般來說,澤龜 在陸地上休息或曬太陽的時間不應過長,應隨時能回到水中。
澤龜晚上可以乾養嗎?乾養時間多長?
澤龜乾養通常是指在治療皮膚病(如腐皮病、水霉病)時,讓烏龜離開水面保持乾燥的治療方式。這種情況下,通常會建議每天乾養數小時,並搭配藥物或曬太陽,但一般不建議無故晚上乾養。
最新文章
- All Posts
- workout
- 寵物
- Back
- 狗
- 貓
- 鳥
- 魚
- 爬蟲
- 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