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那種眼睛超大、尾巴像個小流星錘、走起路來呆萌無比的「行走皮卡丘」嗎?牠們就是近年來在爬蟲界迅速竄紅的 – 瘤尾守宮!
這種來自澳洲的奇特生物,憑藉其獨一無二的外觀和有趣的習性,擄獲了無數飼主的心。但可愛歸可愛,想把這位「小恐龍」請回家,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 認識瘤尾守宮:來自澳洲的沙漠小精靈
瘤尾守宮原產於澳洲的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牠們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那雙不成比例的大眼睛和短而肥厚、末端有個小球的尾巴,這也是「瘤尾」名稱的由來。
➡️ 性格:天性膽小、敏感且獨立,不喜歡被頻繁抓取把玩
➡️ 習性:屬於完全地棲、夜行性的守宮,白天喜歡躲在洞穴或躲避物中休息
➡️ 壽命:在良好照顧下,瘤尾守宮的壽命約 7 至 12 年,甚至可以達到 15 年
➡️ 體型:體型不大,瘤尾守宮成體的長度大約在 10 公分左右
🍽️ 瘤尾守宮吃什麼?
瘤尾守宮是食蟲性動物,牠們的菜單很單純:
主食:蟋蟀、杜比亞蟑螂是最佳選擇。避免餵食麵包蟲,因其外殼較難消化
餵食頻率:幼體可每日餵食,成體 則每 2-4 天餵食一次即可。
營養補充:每次餵食前,需將活餌均勻沾上含D3的鈣粉和綜合維他命粉

🔥 熱門的瘤尾守宮品系:「皮卡丘」還是「炸雞」?
瘤尾守宮主要依皮膚質感分為兩大類,各有不同的魅力!
1️⃣ 細皮瘤尾守宮
皮膚相對光滑,觸感細膩,最常見的「皮卡丘」就屬於這一類。
- 細皮瘤尾守宮:最普及的入門款,可愛的外型深受喜愛
- 細條紋瘤尾守宮:背上有一條清晰的細長條紋
- 流星瘤尾守宮:身上佈滿星點狀花紋,相當稀有
2️⃣ 棘皮瘤尾守宮
皮膚上佈滿棘刺般的鱗片,看起來就像一塊「炸雞」,觸感粗糙,更具原始野性美。
- 棘皮瘤尾守宮:俗稱的「炸雞」,體格強健,對環境的耐受性稍高
- 橫帶棘皮瘤尾守宮:背部有粗獷的橫向條紋
- 中部棘皮瘤尾守宮:體型最大的瘤尾守宮之一,棘刺非常發達
⭐ 小知識:除了上述常見品系,在資深玩家的繁殖下,偶爾會出現一些特殊的基因表現,例如被稱為「瘤尾守宮nlp」的無紋路或紋路極簡化的個體,這些特殊的瘤尾守宮品系在市場上極為罕見,價格也更高。

🏡 瘤尾守宮的飼養環境
要養好瘤尾守宮,關鍵在於模擬牠們原生的沙漠環境。以下是飼養的核心要素:
✅ 飼養箱
建議使用至少 30x30x20 公分以上的飼養箱,並確保通風良好。由於牠們是地棲型,高度不是重點,底面積更為重要。
✅ 底材
必須使用沙質 底材,如爬蟲專用沙、鈣沙混合紅土。厚度至少要鋪設 5-10 公分,滿足牠們挖掘躲藏的天性。絕對不能使用樹皮、椰土等高保濕性底材,這會導致皮膚病或呼吸道問題。
✅ 躲避屋
必須提供至少兩個躲避屋,一個放在熱區,一個放在涼區。其中涼區的躲避屋可以作為「潮濕躲避屋」,對幫助脫皮至關重要。
✅ 水盆
提供一個適合其大小的淺水盆,並每天檢查與更換水源,保持水質清潔無污染。
🌡️ 瘤尾守宮的溫度與濕度
➡️ 溫度梯度
須在飼養箱內創造溫度梯度。使用加熱墊(需搭配溫控器)在箱子一側製造約 32-35°C 的熱區,讓另一側自然形成 25-28°C 的涼區。這能讓守宮自由選擇適合自己體溫的區域。
➡️ 濕度控制
整體環境的濕度應維持在 40%-60% 的低水平。但必須在涼區提供一個「潮濕躲避屋」(可放入濕潤的水苔),或定期對涼區的沙子噴水,製造一個局部高濕度的區域。

‼️ 飼養瘤尾守宮前須知事項
在掏出錢包前,請先評估自己是否能接受牠們的特性!
❌ 瘤尾守宮的價格
由於繁殖難度較高且為外來種,瘤尾守宮價格普遍不菲,從數千到數萬元台幣不等,稀有品系更是天價。
❌ 容易緊張
牠們天性膽小,對環境變化、噪音和不當抓取非常敏感,容易因壓力而拒食。
❌ 不適合上手
牠們是觀賞型寵物,而非互動型,過度把玩只會給牠們帶來巨大的壓力。
瘤尾守宮並不是適合所有人的寵物。飼養牠們需要投入相對較高的金錢、時間和心力來維持穩定的飼養環境。如果你是一位有耐心、喜歡靜靜觀察、並願意為牠們提供最佳環境的飼主,那麼這位呆萌的沙漠小精靈,絕對會成為你生活中最獨特的陪伴。
常見問題
瘤尾守宮要如何繁殖?
瘤尾守宮繁殖的難度較高,對環境的溫濕度變化、配對時機都有嚴格要求,且容易發生卡蛋等風險,不建議新手輕易嘗試。
瘤尾守宮如可分辨公母?
分辨瘤尾守宮的公母相對容易。成年公守宮的尾巴基部會有明顯的泄殖腔凸起(俗稱「蛋蛋」),而母守宮則平坦無特徵。
瘤尾守宮混養可以嗎?
絕對不行! 瘤尾守宮是獨居動物,領域性極強。瘤尾守宮混養會導致打鬥,甚至造成嚴重傷亡。請務必堅持「一箱一隻」的原則。
最新文章
- All Posts
- workout
- 寵物
- Back
- 狗
- 貓
- 鳥
- 魚
- 爬蟲
- 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