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皮膚病不可忽視!立即了解皮膚病的症狀、種類和治療方法

狗皮膚病的常見種類

趾間炎

趾間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特別是在潮濕或者衛生環境不佳的情況下最容易發生。細菌感染可能由異物刺入、搔抓或舔舐造成皮膚破損後擴散開來。

異位性皮膚炎

這是一種由過敏原(如花粉、灰塵、食物等)引起的皮膚炎,通常與遺傳因素有關。特定品種的狗狗更容易受到影響。 

脂漏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是由皮脂腺異常導致的,可能出現油性或乾性症狀。這種情況可能伴隨其他健康問題,如荷爾蒙失調或營養不良。

黴菌感染

黴菌感染由各類黴菌(如皮癬菌)引起,這種感染高度傳染,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感染其他動物或人。

狗皮膚病的症狀

搔癢

搔癢是狗狗皮膚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狗狗會頻繁地舔舐、咬或抓自己的皮膚。這種症狀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過敏、細菌感染或外部寄生蟲。長時間的搔癢不僅會令狗狗感到不適,還可能導致皮膚破損。 

皮膚紅腫或破皮

皮膚紅腫可能是由於局部感染或過敏反應引起。在受影響的區域,紅疹或膿包的形成代表皮膚的保護屏障已經受損,需要迅速處理以防止擴散。即使輕微的紅腫,如果不加以控制,也可能導致長期的皮膚損傷。

局部掉毛

局部掉毛常常伴隨著其他皮膚病徵如發炎、脫屑或皮膚變厚。掉毛的原因可包括真菌感染、食物過敏,甚至是荷爾蒙失調。掉毛本身可能只是問題的症狀,需要通過全面的醫學檢查來確認根本原因。

異味

皮膚病引起的異味通常是由細菌過度增長引起的,這可能不是一般的洗澡或清潔所能去除的。當發現狗狗有異常體味時,應該考慮諮詢獸醫進行進一步檢查和處理。 

結痂

結痂是身體修復過程中的一部分,通常出現在皮膚傷口癒合的過程中。然而,持續存在的結痂,特別是伴隨其他皮膚炎症症狀如發紅或劇烈搔癢,可能是炎症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狗皮膚病的成因

寄生蟲感染

跳蚤和壁蝨這些常見寄生蟲會咬狗的皮膚,引起劇烈瘙癢和刺激,甚至可能導致過敏性皮炎。感染嚴重時,狗狗會因抓撓導致皮膚破損,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 

細菌、黴菌感染

細菌感染和黴菌通常與免疫系統及環境因素有關。細菌感染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特別是在創傷或過度抓撓後的傷口中,這些地方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相對而言,黴菌感染如皮癬則多見於免疫力較弱或潮濕環境中。

過敏

食物過敏和環境過敏都是狗狗常見的過敏源。某些狗對特定食物成分(如雞肉、牛肉或乳製品)過敏,長期攝入這些食物會引發皮膚炎症。同時,環境中的花粉、塵蟎或化學物質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導致狗狗出現紅腫和瘙癢的症狀。

皮脂漏症

由於油脂腺體異常分泌過多的皮脂,這種情況通常表現為皮膚油膩、惡臭和脫毛,長期未處理可能誘發細菌和黴菌感染。 

過度洗澡

經常洗澡會破壞狗狗皮膚的天然油脂層,使皮膚乾燥、無法抵禦外界刺激,有機會引發炎症和瘙癢。 

如何預防狗狗皮膚病?

定期檢查

定期檢查狗狗的皮膚狀況=,尤其是在洗澡或梳毛時,注意是否有紅腫、脫毛、皮屑或異常氣味。如果發現異常,應及早就醫,以便及早診斷和治療潛在的皮膚病。 

保持清潔

定期洗澡和環境清潔是維護狗狗皮膚健康的重要措施。使用適合狗狗皮膚的洗毛劑可以保持狗狗皮膚清潔,但需注意應控制洗澡頻率。同時,定期清潔狗狗的居住環境也至關重要,這能減少跳蚤、壁蝨和其他寄生蟲的滋生。

營養補充

確保狗狗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脂肪和其他必要營養,特別是omega-3和omega-6脂肪酸,因為這些成分對於促進皮膚健康十分重要。此外,可根據獸醫建議添加一些專為皮膚和毛髮健康設計的保健食品,如魚油膠囊或含有維他命E和鋅的補充劑。

常見問題

哪些品種的狗狗特別容易患上皮膚病?

皺皮狗、西施犬、貴賓犬等長毛或皺褶較多的犬種較容易出現皮膚問題。

狗狗皮膚病會傳染嗎?

狗狗的皮膚病可分為傳染性和非傳染性。傳染性皮膚病,如狗皮癬和疥癬,能傳染給其他狗甚至人類,因此需要隔離感染的狗。而非傳染性皮膚病,例如過敏、內分泌疾病或自體免疫疾病,通常不會傳染。

狗狗皮膚病會復發嗎?

過敏性皮膚病特別容易復發,需要長期的治療。此外,如果根本問題未完全解決,例如寄生蟲或免疫力不穩定,皮膚病也可能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