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飼養鸚鵡的過程中,「喝水」這件事常常被飼主忽略,卻是影響鸚鵡健康的關鍵因素之一。不論鸚鵡是不喝水或大量喝水,都可能是鸚鵡身體發出的訊號。本文將帶你從喝水量到喝水方式,了解鸚鵡喝水的大小事。
鸚鵡喝水的重要性
鸚鵡體內約有60-70%的水分,與人類相仿。喝水能維持其生理機能,有助於消化、體溫調節、排毒和新陳代謝。若鸚鵡長期缺水,可能導致脫水、便秘、代謝異常等健康問題。
主要功效包括:
- 消化功能:水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重要媒介。
- 體溫調節:鸚鵡無法像人類一樣出汗,主要依靠飲水來調節體溫。
- 排毒與新陳代謝:適量飲水有助於排除體內廢物,維持器官健康。
- 預防疾病:充足的水分有助於預防脫水、腎結石等疾病。

鸚鵡一天喝多少水才正常?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答案,因為喝水量會受到以下因素影響:
1. 體型與品種(如玄鳳、虎皮、金太陽等)
2. 食物種類(乾飼料 vs 水果蔬菜)
3. 環境溫度與濕度
4. 活動量與健康狀況
以常見的虎皮鸚鵡為例,體重約 55g,每天大約需要攝取 1.3ml 的水。中型鸚鵡如亞馬遜鸚鵡,則可能每天需要 17~35ml。

鸚鵡不喝水怎麼辦?
若你發現鳥寶長時間不喝水,請先別慌,先觀察以下幾點:
🟡 可能原因
- 新環境適應中(如剛換籠、換水碗)
- 不習慣水器的類型(開放式水盆 vs 鳥用水瓶)
- 水源不乾淨或有異味(如含氯的自來水)
- 健康問題(如消化不良、腎病、憂鬱情緒病)
🟢 解決方法
- 嘗試更換為透明水瓶或開放式水碗
- 使用煮沸冷卻的水或RO純水,避免使用含氯的自來水
- 在飼料中加入含水量高的食物如小黃瓜、水果
- 若超過2天仍不喝水,建議就醫檢查

鸚鵡大量喝水正常嗎?
有些鳥寶可能會突然「狂喝水」,甚至水碗一天就見底,這可能是以下情況的反映:
- 飲食鹽分過高(如吃了鹹餅乾)
- 天氣炎熱導致體溫調節需求增加
- 腎臟問題或糖尿病(需就醫檢查)
- 精神壓力或焦慮(如換環境、失去伴侶)
- 飲水器漏水或設計不良導致誤判
若鸚鵡伴隨拉透明水或體重下降、精神不濟等症狀,請立即帶鳥寶就醫檢查。

鸚鵡拉透明水是拉肚子嗎?
這是許多飼主的疑問。其實「拉水」不一定等於拉肚子。鸚鵡的排泄物由三部分組成:糞便、尿酸鹽(白色)與液態尿(透明)。當液態尿增加時,看起來就像「拉水」。
🔍 常見情況
- 只是正常的喝水量增加
- 吃了高水分食物(如西瓜)
- 腸胃感染或腸炎(需觀察是否有異味、泡泡、黏液)
- 寄生蟲感染(如毛滴蟲、球蟲,需用藥治療)
建議觀察排便是否有「成形」,若完全呈現水狀且次數頻繁,就可能是拉稀,應儘速就醫。

如何正確為鸚鵡提供水源?
🧴 容器選擇
- 開放式水碗:好清洗但易弄髒,需每日更換
- 鳥用水瓶:較衛生但需定期檢查鋼珠是否有卡住
- 自動飲水器:適合多鳥家庭,需注意水質與流速
💧 水源建議
- 煮沸冷卻水或RO逆滲透水最佳
- 避免直接給自來水(有機會含有氯或有害金屬)
- 可搭配專用鳥用健康水補充礦物質與碘
📍 小提醒
鸚鵡不會說話,排泄物就是牠們的健康日記。定期觀察以下項目有助於早期發現問題:
- 排泄物顏色是否改變(紅、綠、黃色糞便需要特別注意)
- 糞便是否有泡泡、黏液、未消化食物
- 是否拉水、排便頻率異常的問題
- 記錄體重變化
常見問題
我家的鸚鵡幾乎不喝水,但精神很好,這正常嗎?
若飲食中有高含水量食物(如蔬果),喝水量會自然減少。但仍建議每日提供乾淨水源並觀察排便狀況。
可以給鸚鵡喝礦泉水或蒸餾水嗎?
可以,但需注意礦泉水中礦物質是否過量。蒸餾水則缺乏礦物質,建議搭配營養品補充。
每次換水都被飼料弄髒,有方法解決嗎?
可將水瓶與飼料盆分開放置,或使用滴管式飲水器,避免飼料掉入水中。
最新文章
- All Posts
- workout
- 寵物
- Back
- 狗
- 貓
- 鳥
- 魚
- 爬蟲
- 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