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糞會引起疾病?甚至致命?了解隱球菌的傳染、症狀與預防方法

有飼養鸚鵡的讀者們應常常在家中見到鸚鵡留下的「痕跡」- 鳥糞,這些看似無害的鳥糞,可能潛藏著致命的健康威脅 – 隱球菌
本文將帶你全面了解鳥糞與隱球菌的關聯、感染症狀、潛伏期、傳染途徑,以及如何有效預防,守護你與家人的健康。

鳥糞病毒是什麼?為何要注意?

鳥類的排泄物中,可能含有多種病原體,包括沙門氏菌、大腸桿菌,以及我們今天的主角 – 隱球菌。這是一種黴菌,廣泛存在於鳥類(特別是鴿子與鸚鵡)的糞便、土壤與腐爛有機物中。
當這些糞便乾燥後,病菌會隨著灰塵飄散在空氣中,一旦被人吸入,就可能引發嚴重的感染,甚至致命。

隱球菌是什麼?鳥糞與隱球菌的關聯

  • 隱球菌是一種酵母型黴菌,最常見的致病菌為新型隱球菌。
  • 主要棲息於:鴿糞、鸚鵡糞、潮濕土壤。
  • 傳染途徑:經由呼吸道吸入、皮膚傷口接觸、或誤食受污染食物。
🧠 隱球菌最可怕的併發症是「隱球菌腦膜炎」,尤其在免疫力低下者中最為常見。
noah-ridge-SjZsEHvpeCw-unsplash

隱球菌症狀有哪些?如何判別感染?

感染初期症狀常被誤認為感冒或疲勞,特別是肺部或中樞神經系統受感染時,會出現以下症狀:

🟠 常見症狀

  • 頭痛、頭暈
  • 發燒、盜汗
  • 噁心、嘔吐
  • 視力模糊或複視
  • 咳嗽、胸痛、呼吸困難
  • 意識改變、癲癇(嚴重時)

🟠 特別注意

  • 隱球菌潛伏期約為 3 天至數週不等,部分患者直到症狀嚴重才被發現。
  • 若感染腦部,可能會發展為腦膜炎,死亡率高達 30%。
sultan-yZTbN9-5fx4-unsplash

誰是隱球菌的高風險族群?

以下族群感染風險較高,應特別注意:

1. 愛滋病患者

2. 接受器官移植者

3. 癌症、糖尿病、肝硬化患者

4. 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者

5. 老年人與幼兒

6. 飼養鸚鵡、鴿子等鳥類的家庭

鳥糞腦膜炎真實案例

1️⃣ 一位72歲清潔工因長期在公園清掃,吸入鴿糞中的隱球菌,導致腦膜炎,出現意識不清、步態不穩等症狀,誤以為中風。

2️⃣ 一名少年因住家附近有人養鴿,吸入鳥糞灰塵後感染隱球菌,頭痛劇烈「痛到快爆開」,住院治療數週才康復。

3️⃣ 養鸚鵡的婦人出現發燒與頭痛,經檢查證實為隱球菌腦膜炎,與長期與鳥類親密接觸有關。

walid-zangana-cb_xR5Fm9DE-unsplash (1)

如何預防鳥糞引起的隱球菌感染?

對於有飼養鸚鵡的讀者們需要特別注意家中的鳥糞

✅ 日常防護建議

- 定期清理與消毒鳥籠
- 清理鳥糞時戴口罩與手套
- 避免在鳥糞堆積處久留
- 若家中有免疫力低下者,避免飼養鳥類
- 避免食用未洗淨的水果或地面掉落食物
- 清洗冷氣、陽台、機車座墊等可能殘留鳥糞的地方

常見問題

吃到鳥屎會怎樣?

雖然「吃到鳥屎」聽起來像是笑話,但實際上若不慎吃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確實可能導致隱球菌或其他細菌感染。

隱球菌傳染會人傳人嗎?

目前研究指出,隱球菌主要透過環境傳染,並不具備人傳人的能力。也就是說,與感染者接觸不會直接傳染,但仍應注意周遭環境與衛生。

鳥大便有毒嗎?

是的,鳥糞中可能含有隱球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具有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