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有人養麻雀?麻雀真的養不活?破解飼養麻雀的迷思

麻雀,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鳥類,牠們成群結隊、活潑可愛,幾乎在每個城市與鄉村都能見到。然而,當你真的想「養麻雀」時,卻會發現這件事比想像中複雜得多。本文將深入探索麻雀飼養的可行性、習性、壽命、智商等,並解答「為什麼沒有人養麻雀」這個長年困惑許多人的問題。

麻雀的基本介紹

麻雀的特徵

- 紅褐色的頭頂

- 白色臉頰

- 喉部黑斑

- 圓錐形短喙

- 體長約13–15公分

- 體重約20克。

麻雀的種類

麻雀屬於雀形目麻雀科,是台灣最常見的留鳥之一。常見種類包括:

樹麻雀:台灣最普遍的麻雀,臉頰有黑斑,是辨識重點。

家麻雀:主要分布於歐美地區,體型略大,臉部黑斑較少。

山麻雀、黑胸麻雀等:主要分布於中國西北與高原。

麻雀的生活習性

  • 群居性強:麻雀喜歡成群活動,這不僅有助於尋找食物,也能降低被天敵捕食的風險。
  • 築巢地點多樣:常選擇屋簷、冷氣機孔洞、電線桿或舊建築縫隙。
  • 飛行方式:短距離振翅飛行,飛行中常改變方向,靈活度高。
  • 洗澡習慣:麻雀愛沙浴與水浴,這是牠們清潔羽毛與除蟲的重要方式。
andrey-larionov-ERr7hN6lGcw-unsplash

麻雀的壽命與繁殖

野外壽命:平均約2~5年,部分紀錄可達10年。

家麻雀壽命:若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壽命可能延長至8~10年。

死亡原因:天敵(如貓、猛禽)、農藥、都市化導致的棲地消失等。

麻雀的一生從春季築巢開始,繁殖期可達2~3次,每窩產卵4–8枚,孵化期約12天,育雛期約2週。

麻雀的智商

你可能會驚訝,麻雀的智商被認為相當於人類5~6歲的兒童!牠們能:

認主人:經過長期飼養,麻雀會認出飼主的聲音與樣貌。

模仿聲音:部分手養麻雀可模仿口哨與簡單語音。

社交互動:有些麻雀會主動靠近熟悉的人,甚至學會討食。

麻雀吃什麼?

麻雀是標準的雜食性動物,食物包含:

穀類:稻穀、小米、玉米碎粒等

昆蟲:特別是在育雛期,會以高蛋白昆蟲餵食幼鳥

水果與蔬菜:香蕉、蘋果、地瓜葉等也能適量攝取

人類廚餘:在都市中,麻雀也會啄食人類留下的食物碎屑

andrey-larionov-QQsxieTw-DI-unsplash

為什麼沒有人養麻雀?

沒有人飼養的原因包括:

  • 飼養困難:麻雀極易因驚嚇而死亡,尤其是成鳥。
  • 群居性使其孤單:單獨飼養會導致焦慮、拒食。
  • 不易馴化:不像鸚鵡、八哥等,麻雀較難訓練。
  • 法律限制:如前述,麻雀屬於野生動物,飼養門檻高。
在野外,麻雀可以隨意飛翔、覓食,活動範圍廣闊。 但是在人工飼養下,麻雀受到了空間的限製,容易導致運動不足,從而引發肌肉萎縮、骨骼變形等問題。

麻雀會咬舌自盡?

這是長久以來的誤解。實際上:
  • 麻雀沒有牙齒,無法咬舌。
  • 所謂「咬舌自盡」是因撞擊籠子導致嘴部出血,看似咬舌。
  • 原因為驚嚇與強烈應激反應造成內傷或脫水死亡。

常見問題

養麻雀犯法嗎?

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麻雀屬於一般野生動物,非經許可不得任意飼養。若撿到雛鳥,可聯繫當地野鳥協會或動保單位協助處理。

麻雀真的養不活?

若從成鳥開始養,死亡率極高;但從雛鳥開始,經適當照顧仍有成功案例。

麻雀會認人嗎?

會,尤其是手養麻雀,對飼主有高度依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