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夏之際,香港市區或郊區總會響起一陣熟悉又讓人「崩潰」的鳥鳴聲:「Ko~el~Ko~el~」,這正是來自於俗稱「升Key雀」的噪鵑。牠們的叫聲往往從凌晨便開始,聲音高亢而持續,讓無數市民又愛又恨。但你知道嗎?這些聲音其實是噪鵑在繁殖期求偶的自然行為。本篇文章將從噪鵑的叫聲、習性、繁殖行為等方面,帶你全面認識這位春天的「大聲公」。

噪鵑的基本認識
學名:Eudynamys scolopaceus
英文名:Asian Koel
體長:約39~46公分
分類:鵑形目、杜鵑科、噪鵑屬
噪鵑是一種大型杜鵑科鳥類,分布範圍廣泛,從印度、中南半島,一直到中國南部、香港、台灣及澳洲北部皆可見。牠們是知名的「托卵鳥」,不自己築巢,而是將蛋下在其他鳥類的巢中,讓寄主代為孵育與餵養。
噪鵑外型特徵
雄鳥:全身黑色帶有藍綠光澤,喙呈淡綠色,眼睛寶石紅
雌鳥:棕褐色羽毛,佈滿白色斑點與橫紋,喉部有白色縱紋
幼鳥:羽色與雌鳥相似,但體型較小
噪鵑習性與生活環境
棲息地:偏好濃密樹冠的森林、市區公園、果園、農地
食性:主要以果實為主,特別喜愛榕果、棕櫚果等
活動時間:白天活躍,繁殖期更會整夜鳴叫
噪鵑的天敵
自然天敵:貓頭鷹、鷹類等猛禽
人為干擾:攝影者過度接近鳥巢也可能會導致寄主棄巢
📍 保育提醒:根據香港《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所有野生雀鳥皆受保護,嚴禁干擾、捕捉或破壞牠們的巢與蛋
噪鵑的壽命與繁殖能力
噪鵑壽命:平均約10至14年,視棲息環境與天敵而定
繁殖效率高:每年可托卵多次,而且不需要築巢孵蛋

噪鵑為何被稱為「升Key雀」?
- 噪鵑的叫聲為「Koel」,兩個音節,音調會逐漸升高
- 雄鳥的叫聲響亮、重複性高,常在凌晨至清晨鳴叫
- 此叫聲是求偶行為的一部分,以吸引雌鳥注意
不少香港民眾將噪鵑戲稱為「升Key雀」,正是因為其叫聲彷彿不斷升高音調,令人印象深刻。

噪鵑的繁殖期與托卵行為
- 繁殖期:每年春夏(約2月至7月)
- 行為特色:不築巢、不孵蛋、不餵雛
- 托卵對象:喜鵲、黑領椋鳥、台灣藍鵲等
- 幼鳥行為:噪鵑雛鳥孵化後,可能將寄主幼鳥推出巢外以獨佔餵食資源
噪鵑在香港的生態角色
- 噪鵑香港:屬於夏候鳥,每年春夏最為活躍
- 常見地點:新界、郊野公園、城市公園如大埔、沙田、將軍澳等地
- 大眾共鳴:每逢春天,社交平台總會出現「升Key雀」叫聲擾人清夢的討論
常見問題
噪鵑為何總在凌晨叫?
這是雄鳥在繁殖期求偶的自然行為,選擇清晨是為了在安靜時段讓叫聲傳得更遠。
噪鵑會危害其他鳥類嗎?
由於托卵行為會導致寄主幼鳥死亡,因此在生態上屬於「寄生繁殖」,但也是自然演化的一部分。
如何驅趕噪鵑?
不建議以任何方式干擾野生鳥類。可以考慮關窗、使用耳塞等方式減少噪音干擾。
最新文章
- All Posts
- workout
- 寵物
- Back
- 狗
- 貓
- 鳥
- 魚
- 爬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