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幼鳥飼養全攻略|成長歷程、餵食方法與飼養注意

白頭翁,又稱白頭鵯,是台灣常見的都市鳥類之一。每年春夏之交,正值白頭翁的繁殖季節,許多民眾會在自家庭院、公園或陽台發現白頭翁雛鳥的蹤影。若你有想過飼養白頭翁,本文將深入探討白頭翁幼鳥的成長過程、飼養方式餵食建議,幫助你更好地照顧這些可愛的小生命。

白頭翁幼鳥的成長階段

白頭翁的成長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雛鳥期(出生後0-7天)

- 剛孵化的白頭翁雛鳥全身幾乎沒有羽毛,眼睛未睜開,須由親鳥密集餵食。

- 餵食頻率高達每15-20分鐘一次,主要攝取昆蟲與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2. 幼鳥期(約7-20天)

- 羽毛逐漸長出,眼睛睜開,開始學習站立與跳躍。

- 此時仍需親鳥餵食,但已可嘗試啄食濕料與水果泥。

- 約在第20-25天幼鳥會開始學飛。

3. 亞成鳥期(約3-5週)

- 羽毛接近完整,體型約為成鳥七成,開始嘗試短距離飛行。

- 白頭翁幼鳥多久會飛?一般約出生後21-26天即可展翅。

- 此階段是從依賴餵食轉向自行覓食的重要轉變期。

4. 成鳥期(約2-3個月)

- 經歷第一次換羽,羽色與體型趨近成熟。

- 雄鳥開始展現領域性與鳴叫行為,進入繁殖準備階段。

_ (27)

白頭翁幼鳥吃什麼?

白頭翁屬雜食性,幼鳥時期特別需要高蛋白質與鈣質補充。以下為常見餵食選項:

✅ 白頭翁幼鳥飼料推薦

  • 合美健6號(高蛋白濕料)
  • 合美健21B(嗜蟲型)
  • 凡賽爾UNI / F16(嗜果型)
  • 路比爾水果滋養丸(可混合使用)

✅ 白頭翁幼鳥餵食建議✅

  • 食物溫度:常溫或微溫(約38℃)
  • 工具:小型針筒、吸管、削圓筷子
  • 餵食頻率:
無毛雛鳥:每15-20分鐘餵0.1-0.2cc
有毛幼鳥:每30分鐘餵0.3-0.5cc
亞成鳥:每30-60分鐘餵0.8-1.2cc
 

✅ 水果與補充品

  • 木瓜泥(預防軟腳)
  • 蘋果、香蕉、紅心芭樂(去皮)
  • 水溶性鈣粉、益生菌(每餐少量加入)

❌ 注意:白頭翁幼鳥不能吃小米、穀類、麵包、牛奶、餅乾等人類食物。

Birth of a Baby Blue Bird

白頭翁幼鳥怎麼養?

1. 保暖與安置

  • 使用紙箱、毛巾或保溫箱保持28~32℃。
  • 冬季可搭配陶瓷保溫燈,避免失溫。

2. 鳥籠與活動

  • 初期建議使用小型鳥箱,後期可換成中型鳥籠。
  • 每日放風1~2小時,幫助幼鳥學飛。

3. 清潔與衛生

  • 每日更換飲水與飼料,避免發霉。
  • 鳥巢或箱內墊材每週更換1~2次。

4. 社交與陪伴

  • 白頭翁幼鳥會有一直叫的情況,通常是討食或尋求關注。
  • 建議定時互動。

白頭翁幼鳥死亡與存活率

許多民眾在撿到白頭翁寶寶後,會擔心其存活問題。根據統計,白頭翁幼鳥存活率受以下因素影響:

✅ 影響存活率的關鍵

- 是否有親鳥照料(自然育雛存活率高)

- 餵食是否正確(誤餵小米、米飯會導致死亡)

- 是否保暖得當(失溫是常見死亡原因)

- 是否受驚擾(頻繁干擾會導致親鳥棄巢)

⚠️ 導致白頭翁幼鳥死亡常見原因

- 嗆食或餵食過快

- 無法消化人類食物

- 遭到天敵攻擊(如台灣藍鵲)

- 過度親人導致無法野放

❣️

照顧白頭翁幼鳥的費用

雖然白頭翁為台灣常見鳥類,但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白頭翁屬於保育類野生動物,禁止私自捕捉與販售。若有購買需求,請務必確認來源合法。

照顧費用參考

1. 幼鳥飼料:$59~$230(依品牌與成分)

2. 餵食器具:$60~$140(吸管、針筒、餵食器)

3. 保溫設備:$300~$1,000(陶瓷燈、溫控器)

🔗 相關購買平台

1. 蝦皮購物

2. Yahoo拍賣

3. 來成鳥園、瑞德寵物館等專業鳥店

常見問題

白頭翁幼鳥可以餓多久?

不建議餓超過1小時,尤其是雛鳥期,會迅速虛弱甚至死亡。

白頭翁幼鳥一直叫怎麼辦?

可能是餓了冷了,請確認食物、水與環境是否舒適。

白頭翁幼鳥是否能野放?

若從小被人類飼養,需經過野放訓練,否則難以適應野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