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不喜歡喝水?每日飲水量應要多少?教你5招讓狗狗多喝水

狗狗的飲水量為何那麼重要?

促進消化

水分能幫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促進腸道蠕動與酶的分泌,提升營養吸收效率,還能夠減少便秘或消化不良。

調節體溫

狗狗主要透過喘氣與出汗散熱,會造成水分流失,尤其在香港的夏季,狗狗缺水的風險會增加而補充水分能夠維持狗狗體溫,避免中暑

泌尿健康

攝取足夠的水分能稀釋尿液,降低尿液中礦物質濃度,減少膀胱結石或尿道感染的風險。正常尿液應呈淡黃色,若顏色過深或有異味,可能是缺水的症狀。

促進血液循環

水分占狗狗血液的80%以上,能確保氧氣與營養有效運輸至心臟、腎臟與肝臟,維持器官正常運作。

保護口腔健康

飲水能沖刷口腔中的食物殘渣與細菌,減少牙菌斑與口臭的形成。對於不愛刷牙的狗狗,多喝水可作為清潔牙齒的輔助手段。

如何計算狗狗每日飲水量?

狗狗每日飲水量會因體重、活動量、飲食與環境而異。一般標準如下:

基本公式:每公斤體重每日需50-100ml水。

  • 小型犬(如吉娃娃,5公斤):每日250-500ml。
  • 中型犬(如柯基,12公斤):每日600-1,200ml。
  • 大型犬(如拉布拉多,30公斤):每日1,500-3,000ml。

影響因素

  • 活動量:高運動量狗狗(如邊境牧羊犬)需增加20%-30%飲水。
  • 飲食:乾糧比濕糧需更多飲水。
  • 天氣:香港夏季高溫,需增加水分吸收。
  • 健康問題:有腎病、尿道感染或糖尿病的狗狗,飲水量通常較多。

實例

一隻10公斤的比熊犬,室內低活動量,主要食用乾糧:
  • 基本需求:10 × 50-100ml = 500-1,000ml/天。
  • 夏季調整:增加20%,約600-1,200ml/天。

如何判斷狗狗飲水量是否正常?

觀察飲水行為

  • 正常:間歇性飲水。
  • 異常:頻繁飲水或完全不喝。

檢查脫水症狀

  • 牙齦濕潤度:正常為濕潤,脫水時會顯得乾燥黏稠。
  • 皮膚彈性:輕捏皮膚,正常會立即恢復,脫水時緩慢復原。

尿液檢查

  • 正常:淡黃色、清澈。
  • 異常:深黃、渾濁或尿量減少,可能表示狗飲水量不足。

增加狗狗飲水量的方法

1. 提供新鮮水源

每日至少更換水碗中的水1-2次,清除毛髮、灰塵或食物殞地,確保水質清新無異味,特別在香港潮濕氣候下避免細菌滋生。

2. 使用流水飲水機

狗狗天性偏好會移動的東西,使用寵物飲水機能吸引狗狗的注意,研究顯示寵物飲水機可增加30%-50%的飲水量,特別適合挑剔的犬種(如貴賓犬)。

3. 增加水源

在家中不同地點放置2-3個水碗,確保狗狗隨時可飲水,特別對於活動範圍大的狗狗。在外出散步時,應攜帶水瓶,方便即時補充水分。

4. 結合飲食

餵食高水的分濕糧,能夠輔助日常20%-30%的水分需求,同時支持泌尿與腎臟健康,特別適合不愛喝水的狗狗。

5. 鼓勵運動

每日帶狗狗到寵物公園進行30-60分鐘散步或訓練,運動後的代謝需求會自然增加狗狗飲水的意願。運動時應避免中午(上午8-10點或傍晚6-8點為佳)。

常見問題

狗狗的飲水量會因品種差異而改變嗎?

高活動量品種(如邊境牧羊犬)通常需要攝取更多水分;靜態品種(如巴哥犬)一般沒需要特別補水。

狗狗飲水量不足時可以用電解質補充嗎?

可適量使用寵物專用的稀釋電解質,但僅限脫水或運動後使用

狗狗飲水量不足時可以用什麼食物補充水分?

狗狗飲水量不足時,可用新鮮蔬果如黃瓜或西瓜來補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