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背上白白的怎麼辦?搞懂真菌感染的成因、症狀與預防治療

發現烏龜的龜殼或皮膚上出現了不明的白色斑點?這些白色斑點,很可能就是棘手的真菌感染!
烏龜真菌雖然頑固,但並非不治之症。這篇文章將帶你從零開始,全面了解烏龜真菌的判斷、成因、預防與治療方法。

🐢 如何判斷烏龜受真菌感染?

我們要先確定這些白色斑點到底是什麼。烏龜殼白白的原因有很多,學會分辨才能對症下藥。

👉 乾燥測試法

這是一個簡單又有效的判斷方法:

  • 將烏龜從水中撈出
  • 用紙巾輕輕擦乾龜殼上的水分
  • 將烏龜靜置在陰暗通風處約一小時
  • 待完全乾燥後,如白色斑點非常明顯,那八九不離十就是真菌感染了

👉 與其他狀況區分

有時候,白色斑點並非真菌。以下表格幫助你快速區分:

狀況

外觀特徵

處理方式

烏龜真菌

白灰斑點,乾燥後明顯且不易擦掉

隔離並藥物治療

正常蛻皮

平滑大片皮屑自然脫落

正常現象,應注意水質

水霉病

白色棉絮狀物,多見於傷口處

水質惡化或外傷,需藥物治療

水垢

水硬沉積礦物質,易擦除

改善水質,使用軟水或過濾水

💡 烏龜真菌感染的四大元兇

了解敵人才能戰勝它!烏龜真菌的滋生通常與以下四個原因脫不了關係:

1️⃣ 糟糕的水質管理

很多人以為有過濾器就不用換水,導致飼料殘渣和排泄物累積,讓水成為真菌滋生的溫床。

2️⃣ 不理想的飼養環境

高濕度與不通風:室內飼養若空氣不流通,濕度過高,簡直是真菌的天堂。
光照不足:缺乏曬太陽會導致烏龜免疫力下降,龜殼也無法有效殺菌。

3️⃣ 龜隻受傷或體質差

龜隻打架造成的傷口,或是營養不良、體質虛弱的個體,都給了烏龜真菌可乘之機。

4️⃣ 交叉傳染

真菌的傳染性極強!新購入的烏龜若未經隔離就直接混缸,很容易造成「一龜感染,全家遭殃」的悲劇。

💊 烏龜真菌治療的步驟

如果你的愛龜不幸中招,請保持冷靜,跟著以下步驟進行治療:

  • 立即隔離:將病龜隔離到一個乾淨的治療缸。
  • 清潔患部:用軟毛牙刷輕輕刷洗患部,清除表面髒污。
  • 上藥:將患部擦乾,塗抹上藥物;常見藥物包括「真菌淨」、「優碘」。
  • 乾養是關鍵:上藥後,讓烏龜乾養數小時,使藥物能充分吸收。
  • 乾養期間:每天定時讓牠泡水 1-2 次,以便喝水、進食和排泄。
烏龜真菌治療是一場持久戰,即使白色斑點消失了,也建議持續觀察並預防性上藥一段時間。

💡 為烏龜打造讓真菌遠離的環境

與其在感染後煩惱烏龜殼白白的怎麼辦,不如從一開始就做好預防!

✅ 維持黃金水質

定期換水:即使有過濾器,也建議每 1-2 週更換 1/3 的水。
定期清潔:定期清洗或更換過濾棉,保持過濾系統高效運作。

✅ 優化飼養環境

保持通風:盡量讓飼養環境空氣流通,但避免讓烏龜被風直吹。
充足光照:曬太陽是最好的殺菌方式!若條件不允許,可配備一個曬背燈。

✅ 注意特殊時期的預防

冬季加溫:真菌在 18-28°C 最活躍。冬季加溫時,可將水溫恆定在 30°C 左右,能有效抑制真菌。
新龜隔離:新成員必須單獨飼養觀察至少半個月,確認健康無虞再考慮合缸。
一個乾淨舒適的家,就是烏龜預防所有疾病的最好防線。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解決烏龜殼白白的煩惱,讓你和愛龜都能享受健康快樂的生活!

常見問題

烏龜真菌會傳染給人嗎?

寵物龜身上的真菌不太會傳染給人類。但為求保險,處理完病龜後,請務必用肥皂徹底洗手。

我可以用鹽水幫烏龜治療真菌嗎?

鹽水有一定的殺菌效果,但對於較嚴重的烏龜真菌感染效果有限。

我的烏龜殼上也有白點,但乾燥後不明顯?

這很可能是水垢或是即將脫皮的徵兆。

  • 你可以嘗試用軟布輕輕擦拭,如果能擦掉就是水垢。
  • 如果擦不掉但呈現平滑片狀,則可能是脫皮。持續觀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