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陸龜界的人氣明星,星龜以其迷人的外觀,受到許多爬蟲愛好者的喜愛。牠們主要分佈在南亞次大陸,如印度、斯里蘭卡及巴基斯坦的乾燥草原與灌木叢。
但星龜飼養並非易事,每一個環節都充滿學問。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星龜的保育現況、特性、飼養環境,以及飲食和健康管理,助你成為一位稱職的星龜飼主!
🐢 一起來認識星龜
在深入探討星龜的飼養注意之前,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隻迷人的龜龜:
✨ 星龜種類與外觀特徵
星龜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其高拱形的甲殼上,每塊盾片都有8條以上細窄的黃色放射紋,腹甲也有相似的黑黃放射紋。牠們的體型會隨著星龜成長速度而變化,成體的雌龜體型遠大於雄龜。
🚨 印度星龜的保育等級
儘管星龜廣受歡迎,但牠們的野外族群卻面臨嚴峻威脅。印度星龜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列為「易危」VU 物種。這意味著印度星龜是全球野生動物非法貿易中最常被交易的龜類之一,大量個體從野外被捕獲並走私。
在台灣,印度星龜屬於農業部公告的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合法飼養需經主管機關同意並持有CITES文件。

💰 印度星龜的價錢與購買指南
星龜的價錢會因個體大小、品相、來源(有無合法證明)而有顯著差異。
➡️ 幼龜:價格約新台幣1萬元以上,含證的幼龜約1萬8千元。
➡️ 成體:價格可達20-30萬元。若能養到星龜最大的體型,其價值也會更高。
‼️ 印度星龜的購買注意事項
由於印度星龜保育等級較高,非法買賣盛行,因此在購買印度星龜時,務必選擇信譽良好、合法經營的爬蟲專賣店或繁殖者。確認個體來源合法,並要求提供CITES文件或其他相關證明,這是作為負責任飼主的重要一步。
💡 印度星龜好養嗎?牠們的特性與行為
印度星龜的性情溫和但膽怯,容易受到驚嚇而導致拒食。相較於其他陸龜,星龜成長速度較慢,幼龜階段死亡率極高(可達八成以上),能養至星龜成體的並不多見,因此飼養上需要更多耐心與細心。
➤ 星龜的行為習性
- 活動時間:在乾燥炎熱天氣中,牠們主要在清晨和傍晚活動;雨季則更活躍。
- 膽怯特性:容易受到驚嚇,提供充足的躲避處非常重要。
➤ 星龜公母辨識
星龜的公母辨識在幼龜時期較難,但隨著成長速度加快,星龜大小達到一定程度後,特徵會變得明顯:
- 雌龜:體型寬大,腹甲平坦,尾巴短而肥。
- 雄龜:體型較小且狹長,腹甲明顯凹陷,尾巴粗長。排泄孔距腹甲後端較遠。

🏘 星龜的飼養環境
✅ 溫度與濕度
- 溫度:星龜喜暖怕寒,最適飼養溫度為攝氏24-28度,熱點可達30-32度,夜間最低不低於21度,應避免日夜溫差過大或持續低溫。
- 濕度:對濕度敏感,長期處於過高濕度易導致呼吸道疾病。雖然星龜成體能耐半乾燥環境,但幼龜仍需較高空氣濕度、以避免脫水及隆背,但環境不宜潮濕。
✅ 空間與底材
- 空間:星龜活動範圍以平面為主,封閉型飼養箱能增加安全感。隨著星龜成長速度,牠們的大小會逐漸增加,因此飼養箱也需隨之升級。
- 底材:圓滑樹皮、椰土(保濕)搭配泥土和乾草(乾燥)效果最佳。磁磚背面粗糙可磨指甲且易清理。
✅ 必備設備清單
- 加熱燈具:提供環境溫度梯度,熱點下方可放置石板或磁磚。
- UVB燈:室內飼養必備,每日10-12小時光照,助鈣質吸收。
- 躲避處:非常重要,能提供安全感,但應避免攀爬跌倒的風險。
- 水盆:應提供一個比龜大的淺水盆,水深至裙甲下緣,供飲水及泡澡。
- 溫濕度計:監控環境溫濕度。
🐢 星龜繁殖的挑戰與樂趣
在人工圈養環境下,星龜繁殖難度偏高,但寬敞的飼養空間有助提高成功率。
📍 性成熟與繁殖季
- 性成熟:野外雌龜約8-12年,雄龜約6-8年,人工飼養可能會縮短。
- 繁殖季:野外通常在溫暖潮濕的雨季交配,產卵於每年秋冬季(10月至隔年2月)。人工飼養環境下,管理得當可一年四季繁殖。
📍產卵
- 產卵:雌龜每次可產卵1-10枚,孵化期約100-180天(最適孵化溫度29-30度)。
- 挑戰:公龜發情時會持續求愛,可能導致母龜緊迫,建議繁殖期可暫時隔離。

🥗 星龜的飲食:健康成長的關鍵
星龜是純草食動物,正確的飲食是牠們健康長壽的基礎。
👉 主食與輔助食物
- 主食:應以高纖維、高鈣、低磷、低蛋白、低水分的植物為主,如蘿蔓心、地瓜葉、萵苣、油菜、芥藍菜、黑麥草等。
- 輔助:可少量給予胡蘿蔔、南瓜、西葫蘆、羽衣甘藍、芥菜,以及番茄、蘋果、哈密瓜等水果。
- 補充:可將各種草類曬乾研磨成粉末拌入食物,室內星龜飼養每週2-3次添加爬蟲專用鈣粉和維生素D3。
👉 餵食時間與泡澡
- 餵食時間:早晨和傍晚為佳。
- 泡澡:每日30分鐘至1小時的溫水浴有助排泄、預防膀胱結石,並補充水分。
🩺 星龜的健康與常見問題
🔎 常見疾病
星龜常見疾病包括呼吸道疾病、消化道寄生蟲感染、膀胱結石、產卵異常、軟殼病、喙增生及隆背。
🔎 隆背問題
隆背是星龜常見的外觀問題,野外星龜成體亦常見。部分為遺傳基因問題,也與營養不均衡、生長過快有關。應多補充粗纖維食物,確保營養均衡。
🔎 沙門氏菌
爬蟲類多帶有沙門氏桿菌,日常接觸後應注意清潔,避免幼兒誤食。
🔎 適應期
新購入的星龜需至少數週至一個月的隔離觀察期,並建議進行健康檢查及驅蟲。這有助於確保新環境對星龜是安全的,並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
飼養星龜是一段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樂趣的旅程,希望這篇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照顧你的星龜,讓牠們在你的呵護下健康長壽!
常見問題
星龜最大能長到多大?
星龜最大體型通常是雌龜,背甲長度可達20-30公分。
印度星龜壽命有多長?
野外印度星龜壽命可達80年,人工飼養約30-50年。
印度星龜好養嗎?
印度星龜對環境要求較高,尤其是幼龜階段死亡率高。需要精準的溫濕度控制、均衡飲食和耐心照顧。對於新手來說,需要做足功課。
最新文章
- All Posts
- workout
- 寵物
- Back
- 狗
- 貓
- 鳥
- 魚
- 爬蟲
- 兔